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06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台湾公布今年首个中国输入基孔肯雅热病例,美国CDC发旅行警告


美国疾控中心本月初将对中国的旅行警示级别提升至二级,即强化预防措施。(美国CDC网页截图)
美国疾控中心本月初将对中国的旅行警示级别提升至二级,即强化预防措施。(美国CDC网页截图)

台湾疾病管制署星期四(8月7日)公布,一名40多岁女性确诊为2025年台湾首个从中国输入的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病例。与此同时,中国层层加码防控基孔肯雅热。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近日也正式发布出行警告,提醒计划前往中国东南部,特别是广东省佛山市等地的旅行者,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疫情。

台湾发现首个从中国输入的基孔肯雅热病例

根据台湾疾病管制署的新闻稿,患者7月前往广东,曾到访基孔肯雅热疫情重灾区佛山,返回台湾后发烧。8月1日因四肢及脚踝出现红疹及疼痛入院。

台湾陆委会星期二(8月5日)在官网发文称,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即日起已将广东省列入“黄色国际旅游疫情警示区域”。陆委会因此提醒台湾人赴当地应特别注意旅游健康安全,做好防蚊措施,加强自我健康照护并保持警觉。

美国疾控中心发出对中国旅行警示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此前正式发布出行警告,提醒计划前往中国东南部,特别是广东省佛山市等地的旅行者,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疫情。

美国疾控中心本月初将对中国的旅行警示级别提升至二级,即强化预防措施。该机构敦促旅行者积极防范蚊虫叮咬以保护自己:使用有效的驱蚊剂,穿着长袖衣裤,并尽量停留在有空调或门窗纱窗的室内环境。

7月8日,广东佛山发现一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后,感染迅速蔓延。根据广东省政府的消息,2025年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基孔肯雅病毒1952年在非洲的坦桑尼亚首次被发现。自2004年以来,疫情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都爆发过。

除了对中国广东发出警告外,美国疾控中心之前还向多个国家发布了旅行警告,目前包括玻利维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其中玻利维亚在警示名单上名列第一,中国广东第二。

美国疾控中心指出,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烧、严重关节疼痛和疲劳,通常在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3至7天内出现。大多数患者可在一周内康复,但部分人可能会在急性病程后遭受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严重关节疼痛,不过致死的情况非常罕见。

美国疾控中心还建议前往疫情爆发地区的旅行者接种疫苗,以获得有效保护。美国已批准使用两种基孔肯雅病疫苗。

中国多地采取严格措施防控疫情,令人担忧新冠防控重新

在中国,多个地方采取严格措施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一些地方组织军人、民兵和基层领导人在公园和街道和其他公共场所喷洒杀虫剂,动员全社会力量清理环境,以消除蚊虫孳生地。有些地方动用无人机巡查,寻找和识别蚊虫孳生场所等。

但一些措施令人担心新冠疫情时期的防控措施卷土重来。

在疫情重灾区广东佛山,星期一(8月4日),佛山市政府通过“佛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宣布,即日起全市所有零售药店将对47种药物执行登记报告制度,购买这些药物的居民要扫码实名验证,填报个人信息。

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基孔肯雅热患者进行隔离。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网站8月5日发布的一个问答中,对于“基孔肯雅热患者可以拒绝进行防蚊隔离吗?”的回答是:“不能”。

评论区

XS
SM
MD
LG